生猪价格一稳定,“猪王”立马就灿烂。
昨日,牧原股份披露2025年度半年报,今年前6个月,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暴增1169.77%,狂赚105.3亿元,为正常年份历史同期最好业绩。
在国内生猪养殖产能总体调控的大背景下,牧原股份已明确释放出向海外谋求新增长的信号。
半年赚了105亿
当生猪市场价格趋于稳定,“猪王”牧原股份(002714.SZ)立马表现出了超强的盈利能力。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生猪出栏量为3.66亿头,比上年同期增加224万头;猪肉产量3020万吨,同比增加39万吨。截至6月底,全国生猪存栏量4.24亿头,较上年末减少296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4043万头,较上年末减少35万头。
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今年上半年,行业供需基本平衡,生猪价格窄幅波动,总体维持在14元-15元/公斤区间,生猪养殖行业处于中等盈利水平。
昨日,牧原股份披露了2025年度半年报。今年1-6月,公司共销售生猪4691.0万头,其中商品猪3839.4万头(含向屠宰肉食类子公司销售1138.8万头),仔猪829.1万头,种猪22.5万头。共计屠宰生猪1141.48万头,销售鲜、冻品等猪肉产品127.36万吨。
当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64.63亿元,同比增长34.46%;其中,屠宰、肉食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93.4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3.83%。
牧原股份自2019年布局屠宰肉食业务,一体化产业链进一步完善。经过前期高速发展,屠宰产能已达到2900万头/年。今年上半年,公司屠宰产能利用率已达到78.72%,毛利率由负转正至2.10%。期内,该业务亏损1亿元左右,亏损额较上年同期大幅收窄。
生猪养殖是牧原股份的核心业务,今年上半年,该板块盈利能力大幅改善,实现毛利率18.72%,同比提升10.59个百分点。这是猪价稳定和养殖效率提升,共同作用的结果。
年初,公司就已制定目标,要将全年平均养殖完全成本控制在12元/kg,从推进情况来看,成本下降的进展符合预期。已从年初的13.1元/kg,降至6月的12.1元/kg,7月已进一步降至11.8元/kg。
收入的增长、毛利率的提升,推动牧原股份的业绩大幅增长。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05.3亿元,同比大增1169.77%。
公司董事会已通过中期利润分配方案,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9.32元,分红总额50.02亿元,占当期归母净利润的47.50%。此外,今年以来,公司继续推进股份回购,1-6月已累计支出股份回购金额超过11亿元。
对于年初提出的降百亿负债的目标,牧原股份也正在稳步推进中。截至6月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56.06%,较年初下降2.62个百分点;同期,负债总额下降56亿元,降负债目标完成过半。
到海外去养猪
为维持国内生猪价格和行业发展的稳定,今年以来,国家多部门已多次采取各项措施实施综合调控。
对此,作为行业龙头的牧原股份,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
目前,公司已在采取措施,调减能繁母猪存栏规模,有序调减低产低效母猪,预计年底将能繁母猪存栏量降至330万头,短期内将不考虑新增母猪。
对出栏生猪的体重管理上,也在持续降低均重,预计将在8月底降至120kg以内。
在销售端,则全面停止向二次育肥客户销售育肥猪,确保所有育肥猪都能流向屠宰厂。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生猪养殖企业继续通过产能扩张来提升业绩,短期内已不太现实。牧原股份如何实现持续稳定增长?
降本增效,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挖掘。
牧原股份表示,由于管理上的差距,公司内部部分优秀场线,已能够将养殖成本控制在11元/kg以内。而对标国内外优秀的同行,公司养殖成绩、管理水平等,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首先,持续提升对非瘟等重大疾病的防控能力,在硬件、疾病研究等方面加大投入,增加生猪养殖存活率水平。同时,从育种环节入手,充分发挥每一头猪的生长潜能,提升单猪的盈利水平。另外,坚持做低豆日粮技术的推广应用,逐步应用合成生物的技术成果,支撑饲料成本的下降。
公司在提出每头猪600元降本的同时,也提出了创造100元增益空间的目标。实现的路径主要是提升每头猪高价值部位的产出,减少低价值部位的产出。
对于屠宰业务,则是根据所服务客户对产品需求的改变,加大对分割品的投入,加强肉质、肉色、嫩度等多方面的技术研发,让猪肉变得更好吃。基于消费者对于品质、口味、肉色等的需求,创造屠宰肉食业务的价值和利润空间。
今年5月,牧原股份已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计划募集资金10亿美元,释放出出海信号。
公司明确,港股发行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拓展全球商业版图及研发投入,不会用于国内新增产能建设。
据了解,牧原股份已成立海外业务团队,正在积极考察海外市场。经过对部分国家和地区的调研后,认为海外市场存在发展机遇,希望能将在国内已经验证的技术与成本优势复制到具有高增长潜力的海外市场。
今年上半年,在越南非洲瘟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公司通过轻资产的模式,对合作企业进行技术服务、人员培训赋能,明显提升了合作企业疫病防控效果,也增加了公司出海的信心。
当前公司正在搭建本地团队,充分调研当地市场环境,未来会结合各地实际情况,通过轻资产模式、海外新建产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收并购等多种方式开展国际业务。
猜你喜欢
- 2025-09-12 菊乐股份董事长童恩文去世,女婿此前代行董事长职务
- 2025-09-12 5人死亡!400亿巨头子公司停业整顿!
- 2025-09-12 京东与锦江酒店达成战略合作:将围绕餐饮创新、酒旅服务、供应链协同全面深化合作
- 2025-09-12 “滴滴助学计划”走过八年 惠及数万个网约车司机家庭
- 2025-09-12 飞象星球发布国内首个AI软硬件一体化教育方案 亮相2025服贸会
- 2025-09-12 “崩了”!过万跌到800多元,黄牛哭了:根本没人接盘
- 2025-09-12 业绩承压 晶升股份欲并购为准智能
- 2025-09-12 澳洋健康筹划易主 沈学如败退A股
- 2025-09-12 爆雷!Biotech怒告CRO小巨头,1.5亿索赔背后……
- 2025-09-12 “空气炸锅第一股”募资缩水!
- 搜索
-
- 0 次点击 菊乐股份董事长童恩文去世,女婿此前代行董事长职务
- 0 次点击 流通酒企,赔本转型
- 0 次点击 老铺黄金:港股“新股王”,还能疯狂多久?
- 0 次点击 八闽陈韵,共话老茶丨《中国老茶浅释》主题茶会在福州成功举办
- 0 次点击 茶百道荣获AAA知名商标品牌认证
- 0 次点击 国产扫地僧们“二次创业”
- 0 次点击 一台=一间洗衣房:松下发布 ALPHA G5“大四洗”,洗护行业“多筒竞赛”不要堆叠要集成
- 0 次点击 高管集体降薪,最高下调50%!
- 2025-09-12 菊乐股份董事长童恩文去世,女婿此前代行董事长职务
- 2025-09-12 5人死亡!400亿巨头子公司停业整顿!
- 2025-09-12 京东与锦江酒店达成战略合作:将围绕餐饮创新、酒旅服务、供应链协同全面深化合作
- 2025-09-12 “滴滴助学计划”走过八年 惠及数万个网约车司机家庭
- 2025-09-12 飞象星球发布国内首个AI软硬件一体化教育方案 亮相2025服贸会
- 2025-09-12 “崩了”!过万跌到800多元,黄牛哭了:根本没人接盘
- 2025-09-12 业绩承压 晶升股份欲并购为准智能
- 2025-09-12 澳洋健康筹划易主 沈学如败退A股
- 2025-09-12 专利纠纷和解!GSK分羹3.7亿美元,辉瑞/BioNTech认栽买单?
- 2025-09-12 即时零售,改变电商格局
- 2025-09-12 一家三级医院关闭儿科、妇产科
- 2025-09-12 “盯上”芯片新秀数渡科技,地产商万通发展欲跨界“造芯”
- 2025-09-12 菊乐股份董事长童恩文去世,女婿此前代行董事长职务
- 2025-09-12 5人死亡!400亿巨头子公司停业整顿!
- 2025-09-12 京东与锦江酒店达成战略合作:将围绕餐饮创新、酒旅服务、供应链协同全面深化合作
- 2025-09-12 “滴滴助学计划”走过八年 惠及数万个网约车司机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