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东风下,头部险企率先打破传统资产配置范式,将“耐心资本”转化为实操层面的仓位重构,显著提升了权益类资产仓位水平,开辟出新的收益增长极。
2025年中报显示,五大险企同期总投资收益达3673.77亿元,同比增幅近9%。其中股票持仓约1.85万亿元、基金持仓约0.83万亿元,合计近2.7万亿元,占总投资资产的比重升至13.6%,较去年同期继续走高。
这一趋势背后,既有资本市场回暖的行情驱动,也与监管“长钱长投”的政策导向相呼应。北京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朱俊生教授指出,监管的政策使得险资从以债为主逐步向权益和多元资产扩展,这提高了收益上行空间,但也要求保险公司在ALM、风控、估值与流动性管理上更专业、更制度化。
有业内人士认为,未来三年,随着长周期考核细则渗透与增量资金持续注入,险资将与社保、养老金等构成“长期资本联盟”,推动A股从博弈市向价值市转型。
上市险企股票投资占比全面攀升
险资作为“耐心资本”入市已经初显成效。
根据五家A股上市险企披露的2025年半年报数据,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太保及新华保险上半年合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781.92亿元,同比增长3.7%。
业绩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投资收益的稳健支撑,从半年报数据来看,五大险企同期总投资收益达3673.77亿元,同比增幅近9%,凸显权益市场配置对险企盈利的关键贡献。
在资产配置策略上,上市险企持续强化权益资产布局。截至2025年6月末,五大险企合计持有投资资产19.73万亿元,其中股票配置规模达1.85万亿元,占总投资资产比重约9.3%。
今年上半年五大险企“集体加仓”,股票投资占比与上年末相比均呈现不同幅度提升。
其中,新华保险以11.6%的占比领跑,较上年末提高0.5个百分点;中国平安占比10.5%,提升2.9个百分点;中国太保占比9.7%,提升0.4个百分点;中国人寿占比8.7%,提升1.12个百分点;中国人保占比5.4%,提升1.7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资本市场改革深化及长期资金入市环境优化,保险资金权益配置比例仍有提升空间,预计将为资本市场注入更多稳定性资金。
对此,多家险企的相关负责人也纷纷表态。中国平安总经理兼联席首席执行官谢永林在中期业绩会上表示,平安集团将会加大权益配置,围绕两个重点,一是代表新质生产力的成长板块,二是高分红的价值股。
中国太保副总裁苏罡在2025中期业绩说明会上也表明,随着政策红利的继续释放,国内权益资产具备中长期配置价值。中国太保将积极拓展投资品种和渠道,目前已经持续推进包括私募基金、黄金等新业务试点。
险资从以债为主走向多元配置
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我国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突破36万亿元。其中,保险资金投向股票的资金余额达3.07万亿元,较2024年四季度的2.43万亿元相比,净增加约6400亿元。
事实上,我国的保险资金运用经历了从严格管制到市场化的监管变迁,也经历了保险资金作为资本市场“稳定器”到“长期资金提供者”的功能定位变化。
对此,朱俊生教授将险资运用分成4个演进阶段。
一是早期严格管制(1990—2000),该时期对险资投资品种与比例限制多、以稳健固定收益类为主,监管侧重资本保全与偿付能力,此为建立金融基础设施、控制系统性风险所需。
二是逐步放宽与市场化(2000—2012),随着市场化改革推进,险资获准参与更多品类(基金、股票、非标等),监管开始引入更精细的监管工具(偿付能力框架、信息披露)。驱动力为资本市场发展与跨业金融创新需求。
三是审慎与结构性调整(2013—2022),在金融去杠杆与防风险大背景下,监管强化对长久期负债匹配、关联交易与非标投向的审查,同时推进偿付能力规则演进(更强调风险导向)。宏观上是为化解系统性风险与提升标准化长周期经营能力。
四是政策性引导入市与风险可控放宽(2023—至今),在经济下行与资本市场需稳定的背景下,监管开始鼓励险资“长钱入市”,放宽某些权益/私募/资管类配置上限、调整资本计提或偿二代框架中的相关权重,以引导长期资金支持实体与提振股市。
朱俊生认为,监管从“限制→适度放宽→定向引导”使得险资从以债为主逐步向权益和多元资产扩展,这提高了收益上行空间。
新智派新质生产力会客厅联合创始发起人袁帅认为,这些政策对险资投资行为产生了实质性影响。在股票投资方面,保险公司加大了对优质股票的配置力度,积极参与市场交易;在举牌方面,部分险资通过举牌上市公司,谋求战略投资和长期收益;在私募等多元化布局上,险资也积极参与私募股权基金等,拓展投资领域。
从数据来看,2220亿元增量险资瞄准A股核心资产。2023年10月,金融监管总局批复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首批试点项目,规模500亿元,目前已成功投资落地;2025年1月和3月,金融监管总局批复开展第二批试点,规模共计1120亿元,今年5月,金融监管总局批复第三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金额600亿元。
从举牌次数来看,近年来,保险资金在资本市场的活跃度显著提升。据统计,截至今年8月险资举牌动作已达30次,创近年新高,涉及23家上市公司。
险资释放仍留有空间
截至2025年6月末,五大险企合计持有投资资产19.73万亿元,其中股票配置规模达1.85万亿元,占总投资资产比重约9.3%。与上年末相比均呈现不同幅度提升。
与此同时,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我国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突破36万亿元。其中,保险资金投向股票的资金余额达3.07万亿元,占比为8.5%。
“五大险企同时大幅扩张权益与基金持仓,说明行业层面对2024年至2025年的权益性资产(尤其A股在估值修复与宏观政策支持下)的长期风险收益比做了较为一致的正向判断,与此同时,监管的导向性政策也强化了这一共识。”朱俊生说。
朱俊生表示,目前仍有制约因素使红利未完全释放,包括险资的合规与风险治理能力参差不齐、部分险企资本补充与偿二代/偿付能力框架对大规模权益冲击仍有“边际约束”、监管强调“长钱入市且要稳健”,因此在某些投资策略(例如举牌、激进并购)上仍有谨慎态度或操作限制。
眺远营销咨询董事长兼CEO高承远也认为,政策红利尚未出清,风险因子仍有下探空间,长周期考核细则刚落地,真正的“长钱效应”将在2026年至2027年显现,届时头部险企权益占比有望再抬升3至5个百分点。
事实上,险资的长期投资风格,正深刻改变A股市场生态。险资平均持股周期超过3年,远长于公募基金的1.2年。这将推动A股市场从“趋势炒作”转向“价值投资”。
作为A股市场持股总市值超过3%的机构投资者,保险资金因周期长、资金体量大,历来被看作市场的“压舱石”。当前A股机构投资者占比已超过60%,险资进一步强化了“机构市”特征。
险资入市正从政策愿景转化为行业共识,但完全释放“长钱红利”仍需跨越风险管理、资本补充、监管协同三重门槛。
有业内人士认为,未来三年,随着长周期考核细则渗透与增量资金持续注入,保险资金入市增量资金约6000亿至8000亿元,险资将与社保、养老金等构成“长期资本联盟”,推动股市从博弈市向价值市转型。
猜你喜欢
- 2025-09-12 菊乐股份董事长童恩文去世,女婿此前代行董事长职务
- 2025-09-12 5人死亡!400亿巨头子公司停业整顿!
- 2025-09-12 京东与锦江酒店达成战略合作:将围绕餐饮创新、酒旅服务、供应链协同全面深化合作
- 2025-09-12 “滴滴助学计划”走过八年 惠及数万个网约车司机家庭
- 2025-09-12 飞象星球发布国内首个AI软硬件一体化教育方案 亮相2025服贸会
- 2025-09-12 “崩了”!过万跌到800多元,黄牛哭了:根本没人接盘
- 2025-09-12 业绩承压 晶升股份欲并购为准智能
- 2025-09-12 澳洋健康筹划易主 沈学如败退A股
- 2025-09-12 爆雷!Biotech怒告CRO小巨头,1.5亿索赔背后……
- 2025-09-12 “空气炸锅第一股”募资缩水!
- 搜索
-
- 0 次点击 菊乐股份董事长童恩文去世,女婿此前代行董事长职务
- 0 次点击 流通酒企,赔本转型
- 0 次点击 老铺黄金:港股“新股王”,还能疯狂多久?
- 0 次点击 八闽陈韵,共话老茶丨《中国老茶浅释》主题茶会在福州成功举办
- 0 次点击 茶百道荣获AAA知名商标品牌认证
- 0 次点击 国产扫地僧们“二次创业”
- 0 次点击 一台=一间洗衣房:松下发布 ALPHA G5“大四洗”,洗护行业“多筒竞赛”不要堆叠要集成
- 0 次点击 高管集体降薪,最高下调50%!
- 2025-09-12 菊乐股份董事长童恩文去世,女婿此前代行董事长职务
- 2025-09-12 5人死亡!400亿巨头子公司停业整顿!
- 2025-09-12 京东与锦江酒店达成战略合作:将围绕餐饮创新、酒旅服务、供应链协同全面深化合作
- 2025-09-12 “滴滴助学计划”走过八年 惠及数万个网约车司机家庭
- 2025-09-12 飞象星球发布国内首个AI软硬件一体化教育方案 亮相2025服贸会
- 2025-09-12 “崩了”!过万跌到800多元,黄牛哭了:根本没人接盘
- 2025-09-12 业绩承压 晶升股份欲并购为准智能
- 2025-09-12 澳洋健康筹划易主 沈学如败退A股
- 2025-09-12 专利纠纷和解!GSK分羹3.7亿美元,辉瑞/BioNTech认栽买单?
- 2025-09-12 即时零售,改变电商格局
- 2025-09-12 一家三级医院关闭儿科、妇产科
- 2025-09-12 “盯上”芯片新秀数渡科技,地产商万通发展欲跨界“造芯”
- 2025-09-12 菊乐股份董事长童恩文去世,女婿此前代行董事长职务
- 2025-09-12 5人死亡!400亿巨头子公司停业整顿!
- 2025-09-12 京东与锦江酒店达成战略合作:将围绕餐饮创新、酒旅服务、供应链协同全面深化合作
- 2025-09-12 “滴滴助学计划”走过八年 惠及数万个网约车司机家庭